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向“水中PM2.5”说不 小学生为武汉湖泊“把脉问诊”-天天看热讯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3-06-26 03:26:4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汉江河纵横,湖港交织,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大江大湖是武汉最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人们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然而,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微塑料,正逐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月24日,正值端午小长假,来自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二小学“乐芽乐伢生态社团”的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被称为“水中PM2.5”的微塑料上,开展湖泊中微塑料的调查与研究。同学们在实践中边走边学,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

上午8点50分,“乐芽乐伢”社团的同学们来到青山区的北湖。同学们先观察水质,然后拿着采样水瓶,依次在湖体排污口等不同代表区域取了3瓶湖水样本。六年级三班的纪思铭负责湖水的取样,“我们每个小组要选好取样点,还要做好取样环境的记录,每个环节都要做好才能确保探究的科学性。”

微塑料,通常指小于5mm的塑料制品或塑料碎屑。与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的“白色污染”相比,微塑料由于尺寸微小,更易于作为载体对其他污染物进行吸附和转移,也更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因此,微塑料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在实验环节,同学们在周雯的指导下,把水样转移到抽滤装置中,再通过蠕动泵将微塑料过滤到玻璃纤维膜上。接着,同学们依次观察显微镜下的滤纸,并认真记录微塑料的形状、颜色和类型。通过显微镜的镜检观测,水中的微塑料暴露无遗。一些样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微塑料,让人触目惊心。“今天在北湖取得水很清,我以为里面的微塑料很少,结果用显微镜看到了大量的黑色微塑料,让我印象很深刻”,朱紫瑜同学表示,实验结果与“想当然”不一样,她感受到科学研究需要特别严谨、认真。

此次活动是钢城二小自然生态研学课题“武汉市典型湖泊中微塑料的现状及来源研究”的一部分。从去年起,该小学就启动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合作,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为学校策划研学课题的方案,并提供科学老师进行指导,保证研学课题的科学性。学校组织发起,带领同学们对青山区段河湖及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湖泊开展为期一年的水体微塑料调查研学活动。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周雯表示,“在设计科学课题的时候,我们围绕微塑料的鉴定及定量分析,安排了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总结等环节,让小学生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考虑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课题重点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推演等能力。希望学生们用科学的方法助力生态保护。”

“自然生态研学实践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武汉是百湖之市,又在积极推进长江生态大保护,开展湖泊课题有助于学生从小就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微塑料又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生科学探究的主题。”钢城二小副校长陈伟表示。

据悉,今年,钢城二小将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八个代表性湖泊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调查,鉴定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组成,并进行定量分析。学校还将以牙刷、牙膏、口罩、一次性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调查对象,让学生了解“潜伏”在身边的微塑料。“小小科学家”们将根据每一次取样分析的数据,形成系统性的微塑料分析报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陈长丽 程磊)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